首页

Sm踩踏视频

时间:2025-05-24 11:46:20 作者:航拍雄安起步区第五组团大学城配套一期项目 浏览量:54954

  中新网北京2月22日电 题:女儿追忆臧克家:半年黄埔影响终身 以笔为枪奋斗不息

  中新网记者 王世博

  “夏天正午的太阳如逼汗的火,照我们到野外去练习战争。歪着头斜眼瞅着标尺,一千个枪口瞄准着一个方向......”诗人臧克家之女郑苏伊正在朗读的,是她的父亲为黄埔军校中的生活岁月所作的诗句。臧克家是中国著名诗人,从“农民诗人”到“诗坛泰斗”,他的许多诗句被广为传颂,深受广大读者喜爱。但鲜为人知的是,在以“诗人”身份扬名之前,臧克家曾经就读于历史上著名的黄埔军校,度过了一段手握“枪杆”的日子。

臧克家之女郑苏伊正在朗读臧克家所作诗句。 王世博 摄

  近日,诗人臧克家之女郑苏伊在北京接受采访,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段历史。1926年秋,臧克家与当时的许多青年人一样,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,为了寻求光明而来到当时大革命的中心——武汉,报考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。郑苏伊说,父亲这些人怀揣着报国理想,都是不贪生怕死、不求升官发财的热血青年。担心受到阻拦,父亲是离开济南后才告诉家人的,他给他祖父写了一封信,说“此信达时,孙已成万里外人矣。”

  擅长文科的臧克家,第一次参加黄埔军校考试并未通过。但他没有气馁,恶补一段时间后再次报名,顺利地考入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。在回忆录中他曾描述,军校的生活严肃而紧张,一个稍息立正就要练上百次。最令他印象深刻的,是在军校中经历的一次实战。“1927年的5月,夏斗寅叛变革命,武汉分校改编成了中央独立师,去讨伐叛军夏斗寅,父亲对这个事印象特别深。”郑苏伊说。

臧克家之女郑苏伊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。王世博 摄

  臧克家当时担任副班长,战斗刚开始不久,身边一个战友,也是臧克家在军校的同学,就在战斗中牺牲了。“这么好的同学刚上战场就牺牲了,当时我父亲一下就怒了,他拼命地向前冲。”当时,臧克家的连长,同时也是一位共产党员、黄埔学长,在战场上高呼:“同志们冲啊!谁是真革命,谁是假革命,现在是考验我们的时候了!”郑苏伊说,连长的这句话,父亲说自己一辈子都记得特别清楚,鼓励他永远向前冲。

  1927年,蒋介石发动“四一二”反革命政变后,臧克家坚定地加入反蒋斗争,后来遭到国民党追捕,四处逃亡。1930年,他入学国立青岛大学,成为著名诗人闻一多的学生,至此正式开启了文学之路。

  臧克家常常对家人说起,虽然黄埔军校的经历只有半年时间,却影响了他的一生。“父亲在入军校之前,只是一个追求光明的青年,他没有自己明确的奋斗目标。到了武汉分校以后,他接受了很多共产党员的教育,对革命有了清醒的认识。”郑苏伊说。

臧克家之女郑苏伊正在翻阅臧克家作品集。王世博 摄

  臧克家曾经说过,“军校锻炼了我,教育了我,使我的思想有了指南的金针,使我开始正确地认识了人生和革命的伟大意义,奠定了我前进的道路,终身而不渝。”“虽然父亲后来没有在军队里用枪杆子战斗,但是他一直都是以笔作枪来进行为人民求解放、为祖国求统一的斗争。父亲在抗战时期写了很多的诗文来宣传抗战,而且动员了很多青年。他真的到最前沿去采访战士,当时他跟敌人就200米的距离,他说自己的生命是从炮弹缝里漏下来的。”郑苏伊说。

  郑苏伊回忆,臧克家直到晚年都保持着军人的习惯。他年至高龄仍然笔耕不辍,面对病魔有着惊人的意志力。作为家人,郑苏伊耳濡目染。“我在写关于父亲的一本书,武汉分校这一部分,我也写了,也查了很多的资料。黄埔爱国革命的精神,真的在我父亲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,所以我也是努力地向他学习。”郑苏伊说,在臧克家的一生中,只要是能拿起笔,他都在写。为了老百姓的诉求,他一生都在奋斗。郑苏伊说,“百年黄埔的金字招牌,我们一定要把它擦得更亮,一定要让它更加发扬光大。”(完)

【编辑:罗攀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山西成立北欧华侨华人法律服务驿站

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横跨吉林、黑龙江两省,规划面积约1.4万平方公里,是我国东北虎、东北豹历史天然分布区和唯一具有野生定居种群和繁殖家族的地区。根据最新的监测数据,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虎豹数量明显增长。

大众汽车在华高管被驱逐?外交部回应

“包括中国式现代化在内的成功故事,往往被虚假叙事和恶意信息攻击所掩盖,”贝斯特里茨基警告,“全球各方应共同努力,应对信息传播领域的这些挑战,并倡导创建有序的沟通空间,恢复传统新闻体系秩序,以重建公众对信息的信任。”

中粮集团原副总经理周政被控造成国有资产损失逾亿元

“港澳青年看祖国”澳门各界青年“欢聚北京”交流团启动仪式近日在澳门举行。根据安排,200名澳门青年在启动仪式后将陆续前往广东等10个省市考察,并派代表到北京汇报和参加欢聚活动,身体力行感受祖国的文化底蕴与现代化发展成就。

日媒:日本众议院选举执政联盟大败 未能过半数

巴布亚新几内亚《信使邮报》记者克劳迪娅•塔莉(Claudia Tally)对锦江边上的生态厕所“锦江阁”印象深刻。它配备了中国国内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,经过处理排出的水可直接排放或用于绿化浇灌,也可用于循环冲洗。她说:“如果世界各国都采用类似系统,人们将过上更加绿色环保的生活。”

探访浙江宁波“最老”咖啡馆:“养老”更“享老”

1945年8月15日,日本天皇裕仁发布《终战诏书》,宣布无条件投降。一寸山河一寸血,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、以铮铮铁骨,前赴后继,换取了来之不易的胜利!如今,山河日新、物阜民丰。曾经的血与泪,不能忘!不敢忘!吾辈自强,今日!每日!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